湖南省医保定点医院
努力打造成为湖南省内知名三级综合性医院
栏目分类
健康专栏
0730-8780172
在岳阳广济医院新启用的 200平方米骨显微/创面修复门诊里,骨显微创面修复科主任刘小阳正透过手术显微镜调试焦距,镜头下 0.2毫米的血管端在他手中逐渐对接。这个集清洁创面室、污染创面室及足病室于一体的现代化诊疗空间,正是他带领团队深耕骨显微外科领域的最新见证 —— 这里不仅是岳阳市慢性创面修复临床示范基地,更是湘北地区无数肢体创伤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之地。
"手术台上多坚持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这是刘小阳常挂在嘴边的话。2017 年那个持续 16 小时的断肢寄养手术,至今仍是科室年轻医生的教学案例。当 19 岁患者梅某血肉模糊的左前臂被送到医院时,刘小阳带领团队创新性采用 "前臂远端寄养小腿" 术式,在显微镜下将直径不足 3 毫米的尺动脉与胫后动脉精准吻合。当次日清晨患者左手甲床泛起红润时,连续奋战的他在手术记录上写下:"血管通了,生命体征稳定",字迹虽轻却重千钧。
这种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在刘小阳的手术生涯中早已成为常态。他主导的十大核心技术体系,融合了显微外科、血管腔内治疗及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等前沿技术,打破了传统科室壁垒。科室引进的德国手术显微镜系统,能将手术视野放大 20 倍,配合双极射频手术系统,使断指再植成活率保持在 95% 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慢性创面修复领域,刘小阳主任更像一位耐心的 "生命园丁"。李嗲的压疮治疗案例至今被同事们称道:这位伴有多种基础病的老人入院时骶尾部创面深可见骨,意识淡漠。刘小阳没有急于手术,而是联合多学科团队先调理患者身体机能,三次调整治疗方案。术后三个月里,他坚持每天查房查看创面愈合情况,带着年轻医生分析渗出液变化。当老人康复出院时,家属送来的锦旗上 "妙手仁心" 四个字,正是对这份细致关怀的最佳注解。
"每个创面都是生命的求救信号。" 刘小阳的诊桌抽屉里放着一个特殊的笔记本,记录着百余位患者的随访信息。其中一页写着:"2024.5.12,张某某,糖尿病足术后 6 个月,创面完全愈合,已能正常行走。" 这样的记录,见证着他如何用专业技术帮助患者走出伤痛阴影。科室护士长回忆:"刘主任常说,医生不仅要修复皮肤创面,更要抚平患者心里的创伤。"
作为科室带头人,刘小阳主任深知个人的力量有限。在他的推动下,岳阳广济医院骨显微外科与创面修复科先后成为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首批培育单位、复星健康重点学(专)科。
2025 年新门诊启用时,他特意规划了独立的教学观摩区,让年轻医生能近距离学习复杂手术技巧。"带教要把 ' 为什么这么做 ' 讲透。" 每周三的病例讨论会上,刘小阳主任都会结合模型,详解手术方案设计思路。如今,科室服务范围已覆盖湘北地区,不少外省患者慕名而来,从手术台到门诊室,从技术创新到学科建设,刘小阳主任用二十年光阴在骨显微创面修复领域书写着医者担当。当问及从医初心时,他指着门诊墙上的标语:"创面修复不仅是皮肤的愈合,更是生命质量的重生。" 这句话,正是这位显微外科工匠最生动的人生注脚。